靶向未来-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科研基金项目通知
项目背景
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包含多种免疫系统引发的相关疾病,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对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治疗有了很大进展。
为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文件精神,支持中国医学研究者开展科研工作,解决科研过程中经费不足或短缺的问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拟开展“靶向未来-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科研基金项目”,旨在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治疗领域的医学研究,聚焦诊疗方案、防治技术及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部署,加强相关的学科建设及提升诊疗水平,最终推动医学研究发展,增进人类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靶向未来-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科研基金项目
(二)项目期限:2023年3月15日-2024年7月15日
(三)资助数量及方向:
计划支持约23个科研课题。课题主要资助研究方向:1、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领域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突出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或技术创新,具有可实行性等方向;2、真实世界研究,面向临床应用领域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3、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物治疗方案在中国人群的疗效评价,具有较强科学价值及临床实践指导方向。
欢迎国内风湿免疫相关领域医生特别是中青年医生踊跃申报。希望受资助的研究项目可以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高水平临床证据,为推动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临床指南和规范的更新贡献中国力量。
(四)项目牵头专家要求:
项目专家参照标准:
1.国内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领域专家;
2.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研究项目;
3.获得过多项国家科研基金捐赠(资助);
4.在国际期刊发表过多篇研究成果。
本项目牵头专家参与工作:1.对项目整体的把控及建议;2、作为项目评审专家参加评审工作;3、从专业领域把控项目方向。
因科学研究涉及多元化及开放性因素,鼓励多人联合实施同一课题,以提高单项课题科研学术水平,为更好的推动人类健康科学的研究,在总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课题方向数量上的变更和调整具体以科学研究需要为准。
项目内容
该项目将围绕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领域相关临床研究,为相关专业人才科研提供研究资金及技术支持;为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医学科研服务提供资助,从而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诊疗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诊治服务。
本项目将公开招募该领域有科研需求的医生参加课题申报,并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以评审选拔的方式,对申报课题进行评估审查,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技术创新性、实施条件、项目预算、市场需求预测及存在的风险等。
项目评审流程分三轮:形式审查、初审和终审。形式审查由项目主办方进行;初审采取盲审形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终审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投票决定。
对最终选出的23位符合条件的研究者,由基金会与课题依托单位签署资助协议,开展科研活动。
(一)申请人要求
1、需有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领域相关临床经验、科研工作背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申请单位具有医师执业资格;
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必须符合项目基金的支持方向并经过充分论证。
(二)申请单位要求
1、应为申报项目提供必需的条件,包括场所及科研设备、办公条件、行政管理等;
2、具备开具财政部门监制的内容为“科研经费”或“捐赠款”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税务部门监制的内容为“科研经费”的税务发票的资质。
(三)评审委员会专家要求
基金会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经遴选及征求牵头专家意见,拟邀请6位相关疾病领域临床和统计学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临床专家:负责评估方案的临床价值逻辑性,可执行性等;
统计学专家:评判样本量计算等。
(四)评审委员会工作职责
1、与基金会共同商定申请者评选标准、研究项目评审标准;
2、为项目提供医学相关专业咨询;
3、根据评审标准,对进入评审环节的课题予以评定;
4、从医学专业角度审核研究项目阶段报告、结题报告、科研成果的合理性,严谨性。
5、评审专家不得审核自己任职医院的申请,由评审工作组组织进行规避。
(五)评审方法
1、该项目将通过项目主办方进行形式审查,并邀请评审委员会专家对课题进行线上函审和线下终审。
2、评审过程中,需要设盲,隐藏申请人和所在工作单位。
3、评审专家需对来自同一工作单位的申请人的项目申请书予以回避。每份资助课题申请书,评审时应至少由2名专家评审,综合评判得分高者,优先获得支持。
(六)评审标准
1、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对本学科及周边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方法或技术创新性;
2、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切入点、明确研究目标及主要设计思路,具有合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3、课题研究的实用性:研究内容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及合理的研究进度及研究预算;
5、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判后,与基金会共同对申请方案择优确认资助。
(七)项目开展形式
本项目将采取自主申请、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和择优资助的方式。
(八)评审结果公布
所有申请人将会收到其项目审批结果的邮件,最终获得基金支持的项目将通过邮件或电话形式确认。
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所有。
四、项目周期
事项 | 3月 | 4月 | 5-6月 | 7-12月 | 2024年1月-7月 |
课题申报 | √ | ||||
成立专家组 | √ | ||||
形式审查 | √ | √ | √ | ||
专家函审 | √ | √ | |||
线下评审 | √ | ||||
签订资助协议 | √ | ||||
开展科研 | √ | √ | √ | ||
项目结题 | √ |
五、项目预期成效
1、计划支持23个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科研课题,推动临床科研积极性提升;
2、培育带动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领域临床医生科研设计能力提升;
3、增进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治疗领域专家对相关领域临床应用的深入了解,推动疾病诊疗规范化。
六、申报方式
1、下载附件一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模版,按照模板中的要求,填写完整。
2、申请人将填好的电子版项目申请书(Word版+签字盖章后的PDF版)于申报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基金会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研究题目+申请人姓名”。
七、项目联系人
姓名:沈老师
电话:010-63561161-8027
附件下载: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2023年4月
-
中华医学会第三十二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2025)
-
四川省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资助申请通知
-
孕蕊计划-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公告
-
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 2025-2026年度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营养管理公众教育公益项目-科普专栏项目
-
2025年世界胃肠病学大会(WCOG 2025)资助申请通知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2025ESMO)
-
合理用药面对面交流会
-
2025年肺癌青年学术交流会暨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第九届年会通知
-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中华病例说 实体肿瘤抗体偶联药物(ADC)治疗案例征集及能力提升项目通知
-
2025年第21届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世界大会资助申请通知
-
孕蕊计划-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公告
-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临床试验分会 2025年委员会议暨临床研究创新设计与实施规范学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