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精准诊治关键技术优化及基础研究” 项目通知
一、项目背景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又称成骨肉瘤,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70%~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0~25岁,年发病率约为(1~3)/100万人。骨肉瘤的好发部位为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发生在脊柱、骨盆和骶骨的骨肉瘤少见。绝大多数患者为单发病灶。患者起病时无典型临床症状,仅为局部疼痛和肿胀,有时伴关节功能障碍,极少数以病理性骨折就诊,容易与外伤或生长痛混淆,恶性程度高,早期极有可能发生肺转移。
骨肉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严重威胁他们的健康和生命,是家庭和社会的灾难。因此尽快提高骨肉瘤诊疗水平,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在20世纪70年代化疗出现之前,肢体骨肉瘤以截肢为主,患者不但承受肢体的残缺和巨大的心理创伤,80%的患者仍不可避免的死于肺转移。当新辅助化疗出现,采用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由低于20%升高到50%~60%,并且90%以上的肢体骨肉瘤患者可行保肢治疗,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使保留的肢体获得较为满意的功能。
强化骨肉瘤精准诊治关键技术优化及基础研究,对于学术研究和未来新治疗方案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科研及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为了加强骨肉瘤精准诊治关键技术优化及基础研究,帮助临床探寻更好的治疗方案,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计划于2022年12月至2027年12月开展“骨肉瘤精准诊治关键技术优化及基础研究”。
二、项目内容
1、针对骨肉瘤临床诊疗过程中术前穿刺病理的快速性及准确性评估;
2、术前一线化疗的敏感性评估;
3、术前二线辅助化疗及局部治疗;
4、保肢技术及再保肢技术;
5、肺转移的阶梯规范治疗;
6、晚期骨肉瘤的挽救化疗。
就以上相关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创新及优化,并进行对应的基础研究,以期提升临床骨肉瘤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为后续的药物及临床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三、项目周期
由2023年1月开始,并于2027年12月完成。
四、申报条件
1、实施单位需为三甲医院,项目申请人必须是骨科研究或临床方向,职称为主任医师;
2、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并具有良好的研究团队基础,项目经费预算合理;
3、必须保证申请的项目所开展的试验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并对试验负全部法律责任。
4、申报时间:2023年1月4日至1月31日
5、下载附件一课题研究项目申请书模版,按照模板中的要求,填写完整。
6、申请人将填好的电子版项目申请书(Word版+签字盖章后的PDF版)于申报截止日期前发送至基金会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研究题目+申请人姓名”。
五、项目联系人
姓名:沈老师
电话:010-63561161-8027
六、项目评审
1、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合格项目进行网上评审。评审专家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遴选,择优立项。
2、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根据评审结果向课题申请单位下达立项通知,签订课题合同书。
3、根据课题合同书,分批次向资助对象拨付项目经费。
七、项目管理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将按照《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立项前的论证、评审程序,以及立项后实施阶段的过程监管、完结验收程序,确保项目经费的合理、合规实用,以及资助项目高质量的成果产出。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
2023年1月
-
孕蕊计划-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公告
-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临床试验分会 2025年委员会议暨临床研究创新设计与实施规范学术交流会
-
重症医学新技术专家交流会通知
-
2025年度临床医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第四批)申报通知
-
孕蕊计划-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公告
-
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2024-2025年度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营养管理公众教育公益项目-科普书二期
-
2025中州糖尿病足及血管性创面诊疗创新大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
日间化疗管理交流会通知
-
洪湖市人民医院静配中心项目
-
202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术大会资助申请通知
-
广西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2025年学术年会暨广西新生儿临床管理及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资助申请通知
-
孕蕊计划-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