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10-63561161

基金会动态 > 项目动态 > 正文

第七届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解析中国行-北京站

精准医学时代下的肺癌规范化诊疗与防控
第七届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解析中国行-北京站
 
        2015年11月29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北京医师协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和首都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暨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年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办。
 
 
 
        中国癌症基金会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联盟主席、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远凯教授,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上海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王长利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并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联盟主席、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远凯教授,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上海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王长利教授出任论坛主席。
         上午的高峰论坛主会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许绍发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院长程颖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中国癌症基金会赵平副理事长、国家癌症中心常务副主任赫捷院士、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白春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长利教授和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联盟主席支修益教授在高峰论坛主会场应邀做专题演讲,就中国我国癌症流行趋势、控烟与肺癌防治策略和肺癌临床诊疗现状,以及最新一版肺癌分期进行了细致阐述。中央电视台、中央网络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及60余家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参加了高峰论坛并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近40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烟草使用和空气与环境污染的危害密不可分。全面控烟是全球倡导的降低肺癌等慢病疾病的重要预防策略,也是防治肺癌投入-产出效益最好的重要措施。作为中国癌症防控的重中之重,肺癌预防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肺癌的早诊早治基地急需扩大。在肺癌高发地区,肺癌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
 


        随着胸外科微创手术、精准放射疗技术以及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肺癌个体化诊疗技术等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治疗效果有了很大进步。因此,让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临床医生知道并认真执行肺癌临床诊疗规范极为重要。近年来,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技术的逐渐成熟,在没有肺癌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早期肺癌推荐使用VATS及其他微创治疗手段。与此同时,肿瘤精准放射治疗技术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技术(SABR,SBRT)和影像引导下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早期NSCLC的地位已经确立。合理选择微创外科手术和适形调强放疗是提高早期肺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准医学时代,准确的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分型与分子基因检测是制定肺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基础。因此,新一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更多强调了晚期NSCLC特别是肺腺癌或含腺癌成分的其他类型肺癌,应在诊断的同时常规进行表皮生长因子(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等肺癌基因突变的检测,标准的肺癌病理诊断必须要包含分子病理和分子基因检测,如ALK阳性或EGFR阳/阴性,指导肺癌个体化治疗。肺癌药物治疗是目前晚期NSCLC肺癌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治疗手段。新一版《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方面进行了多项更新:对于非鳞癌NSCLC一线化疗的建议,加入了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治疗方案,对于EGFR敏感突变或ALK融合基因阴性或突变状态未知的IV期NSCLC的患者,专家认为含铂两药方案依然是目前晚期NSCLC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对于EGFR敏感突变或ALK融合基因阳性的NSCLC的肺癌患者,可有针对性的选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和克唑替尼作为一线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NSCLC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除了以上早期肺癌微创外科治疗手段,作用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也正在我国肺癌领域进行临床研究和不断探索,可能成为未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为了更加高效的贯彻执行我国肺癌临床规范化诊疗,推动《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控制吸烟和肺癌临床防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起了《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解析中国行专项资金项目。通过“核心组专家领导,率先在国家重点区域进行推进”的策略,项目将以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区域选取著名的医疗中心、癌症中心或肺癌中心作为项目首批规范解析推广和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以逐步推进、全面辐射形式推广全国范围内肺癌诊疗规范化进程。各地医院将以包括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肿瘤科等各主要科室为目标,联合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肺癌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以解析推广肺癌诊疗规范、专题学术研讨或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形式,相互配合协作,建立统一科学的院内肺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解析中国行项目-首场北京站”在11月29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成功召开,项目负责人支修益教授和方健教授、刘建阳教授、王子平教授、林冬梅教授、刘晓晴教授等我国肺癌诊疗领域著名专家对2015年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进行了专题解析,并就精准医学时代的肺癌诊疗模式和诊疗新进展进行了专题研讨。
        伴随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及《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的推广,中国肺癌诊疗领域将实现以规范化诊疗为基础,最大程度的开展精准化医疗手段,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从肺癌的预防、治疗等阶段教育广大群众,肺癌逐步成为慢性可控疾病的理念,为广大肺癌患者实现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时代。“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解析中国行项目”专项资金的建立和解析中国行项目的展开,让我国实现肺癌临床诊疗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通过规范化诊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为中国广大晚期NSCLC肺癌患者实现有尊严的接受治疗、有质量的生存和确保更好的提高生存质量。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解析中国行项目的北京首场,为整个项目迅速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广大的肺癌医务工作者及肺癌患者来说,这只是中国肺癌诊疗规范化的一个开端,伴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2015年12月26日,《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解析中国行项目的第二站,将在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展开,届时,我们将与诸位专家一同,再次开启肺癌诊疗规范化进程的深入探讨,推动中国肺癌诊疗规范化的进程。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解析中国行专家组:
名誉顾问:
孙燕、赫捷
主任委员:
支修益、石远凯、于金明
委员会成员:
王长利、王群、王孟昭、张兰军、周彩存、林冬梅、费苛、袁双虎、程颖、焦顺昌、毛伟敏、李为民、李小飞、刘晓晴、吴一龙、陈海泉、何建行、束永前、杨跃(排名不分先后)
动态推荐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认知障碍患者家属支持及身心健康关爱项目”全面启动
  • 支修益教授专访〡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指南引领,科学破局
  • “薪火之行-社区管理经验交流”广州站会后速递
  • “薪火之行社区管理经验交流”深圳站成功举办
  • 新里程 新标杆!|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发起的“2023 COE公益项目”年终总结会暨年终授牌仪式成功举办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举办“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第十二届国际会议暨建院35周年及眼视光学院建院20周年纪念学术会议”
  • “薪火之行社区管理经验交流”苏州站成功举办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成功举办2024“青光眼诊疗技术新进展”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启动“认知障碍患者家属支持及身心健康关爱项目”
  • “手足情”项目再赴新疆,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国内顶尖专家的诊疗服务
  • 北京大学——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县域医院管理领军人才研修班成功举办
  • 《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正式发布